阳江:出生在俄罗斯,4岁的它连续3年飞越万里来阳江……又见面咯,小勺子!
阳江人的“老朋友”
可可爱爱勺嘴鹬(yù)经过数月的长途旅行
从遥远寒冷的西伯利亚
又回到温暖的阳江啦
最早发现它们的,是阳江鸟类摄影师陈杰
11月6日,他用长焦镜头记录下
7只勺嘴鹬“聚会”溪头镇一带海滩散头咀
(脚戴环志的3只,分别是1H、LO、8M
+无环志的4只)



这些小家伙是天生的“小呆萌”
小巧灵活的身躯
状如勺子的小嘴
每天“摇头晃脑”地在滩涂上觅食
很多人不知道的是,这些萌萌的小勺子家族处境并不乐观。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对勺嘴鹬的保护等级评估是极度濒危——在目前的评估体系中,极危的下一个等级就是“野外灭绝”。

图片来自网络
勺嘴鹬每年冬季在靠近赤道的温暖的地区过冬,夏季又会不远万里地飞往俄罗斯远东地区繁衍后代,迁徙路线通常单程就有8千多公里。

萌气逼人的“环志三鸟”

1H

LO

8M
什么是环志?它是研究者给鸟儿佩戴上的特殊标记,以对鸟类个体的追踪、记录来研究整个鸟类群体的生存、迁徙状况等。
以上“环志三鸟”是陈杰今年11月在阳江拍到的,他们分别是白标“1H”、绿标“LO”和绿标“8M”,今天小编要重点说说我们的“老朋友”,从2018年开始,每年秋冬季都会回到阳江的白标“1H”勺嘴鹬。

四岁勺嘴鹬连续三年南迁阳江
白标“1H”勺嘴鹬
是2016年7月
在俄罗斯“偷蛋计划”中出生的雄性勺嘴鹬
(关于“偷蛋计划”,文末会详细介绍)
它经过人工繁殖
被戴上白色“1H”环志
今年已经4岁了
它的父母是浅绿色GG27先生
和浅绿色MM31女士

高清特写
白标“1H”的证件照

咦,这是同一只鸟?
是的!
勺嘴鹬是名符其实的“时尚达鸟”
每到繁殖季
它们便会长出红色的繁殖羽
以一身“红妆”吸引异性交配

上图便是陈杰2019年4月
在阳江拍到的
白标“1H”小帅哥
此时,它身上还带着美丽的繁殖羽

陈杰最近一次拍到它
是11月6日下午
在阳西县溪头镇一个叫散头咀的海滩
“2019年4月4日、 11月7日、 11月16日、12月6日我都在阳西散头咀拍到白标‘1H’。2020年3月15日、3月27日、4月1日、4月5日、11月6日,它同样出现在散头咀。时间、地点和往年几乎一模一样,我激动得差点连相机都扔进了水里,小家伙如期而至,仿佛自带北斗导航系统。”陈杰说。
关于白标“1H”小帅哥的更多行动轨迹,我们获得了从事勺嘴鹬和水鸟调查的团队“勺嘴鹬在中国”的帮助,根据他们记录到的相关信息,以下是“1H”近年来的迁徙轨迹:
2016年在俄罗斯出生;
2016年秋季,在韩国舒川郡的Yubu岛被记录到;
2017年夏季及秋季,它在江苏条子泥被记录到。这年刚刚1岁的它很可能没有回到繁殖地,而是留在了江苏;
2018-2019,以及2019-2020年的冬季,它都在阳江被记录到;
2020年秋季,4岁的它第一次尝试繁殖(配偶是浅绿色34号),但是很可惜的是它的蛋被捕食者吃掉了;
2020年8月23日,它再次出现在韩国。
2020年11月6日,回到阳江。


可爱“暴击”
小勺子觅食三连拍

勺嘴鹬喜欢在滩涂上的小水坑觅食。它们极少啄食,而是喜欢把勺状嘴探入到泥水中搅拌,左右摇晃着脑袋,用宽扁的嘴从水中过滤出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等食物。

阳江绵长的海岸线,为野生鸟类提供丰富的食材和营养。近年来,随着我市创森工作的深入开展,市民生态文明意识也不断增强,生态环境持续改善,为鸟类的生存、繁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,“小勺子”对阳江多年的钟情,也正说明了这一点。

勺嘴鹬较少单独行动
而是喜欢混在数百上千只外形相似度
非常高的鸻鹬群中
要找到它,可不容易
下图也“混”入了一只,你能找到它吗?

“偷蛋计划”(head-starting)
是目前重要的勺嘴鹬保育项目
“偷蛋计划”(Head-starting)由世界水禽与湿地基金会(WWT)等众多合作方共同参与。“偷蛋”是保护者对这个项目的戏称。
那么,如何通过“偷蛋”实现对勺嘴鹬的保护呢?
首先,科学证明人工孵化和饲养的勺嘴鹬幼鸟在出巢后有很强的“独立性”,它们在第一次南迁时,不依赖亲鸟的引导,第二年它们仍旧会自主回到出生地。于是科学家们在繁殖地搜寻和收集勺嘴鹬产下的卵,再带到人工环境下孵化并饲养,在人为干预的情况下孵化率和幼鸟存活率能提高5倍以上。而在野外,繁殖的成鸟被偷了第一窝蛋后一般还会产下第二窝,因此一对鸟在一年内就能产下更多的后代。
摘自“物种日历”